邓禹辅佐刘秀(1 / 2)
邓禹是东汉最重要的开国功臣之一,他在东汉王朝建立的功臣榜中功劳名列第一。
邓禹(公元2年—58年),字仲华,新野三泉阪(今城郊乡板桥铺村)人。他少年学习诗书,勤练武艺,得到乡里人们的交口称赞。后来,他去了长安求学,进了当时国家的最高学府——太学,继续学习。在这里,他与同在太学学习的刘秀成为了好朋友。
新莽末年,全国各地义兵蜂起。等到更始皇帝时,许多豪杰都推荐邓禹去为刘玄服务,但是邓禹看得很清楚,刘玄不是能为人君的适当人选,所以全都拒绝了。
后来,他听说刘秀在河北起义,就连夜北渡黄河,追到了邺县才赶上刘秀的队伍。刘秀一见他很高兴,对他说:“我现在是更始皇帝的属下,有委官封赏之权。你千里跋涉而来,是想当官么?”他回答说:“我不是要在现在的朝廷里当官才来的。只是因为您的威德加于四海,如果我能为您效劳,就可以开创一代新王朝了!”刘秀一听更是大喜过望,本来他也是西汉的宗室出身,一直不甘心屈居于更始帝之下,总想取而代之。现在听到邓禹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,当然很高兴遇到了知己,于是就把邓禹留在了自己的身边,随时同他长谈。
邓禹针对时势,对刘秀说:“现在更始帝虽然在关西建立了统治,但是山东还没有安定,赤眉、青犊等义军,数以万计,三辅自立名号的人,往往在那里群聚。刘玄既未挫伤他们,而又不善听取忠言做出正确的决断,他的诸多将领皆都是一些目光短浅的庸才,他们都只知道掠夺钱财,争用武力,图一时之快而已。他们之中没有忠贞明智、深谋远虑、能辅佐皇帝兴邦安民的人。现在四方分崩离析,形势可见。您虽对刘玄有辅卫之功,但恐怕还难以自立。今日之计,不如广揽英雄,取悦民心,立高祖之业,救万民之命。这样做,天下还不能够平定吗?”刘秀大喜,令左右称邓禹为邓将军。
自此,邓禹就常居中军,跟在刘秀身边,帮助刘秀共议军政大事。刘秀感到自己的地盘太小,势力不大,拿着地图对邓禹说:“天下郡国这么多,现在我却只得到了其中的一个,怎么能说天下很容易平定呢?”邓禹回答说:“现在海内淆乱,人们都渴望有一个英明的君主,这就象赤子思慕慈母一样,再说,从来兴旺称雄的人都是因为威德的传播,而不是以现在国家的大小而定的。”刘秀认为邓禹言之有理。
邓禹不但是一个政治理论家,而且能文能武,既对当时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,还是一个能上马带兵打仗的勇将。